端陽佳節將近,華人習慣吃粽子應景。但要小心吃多造成消化道不適等身體負擔。中醫統稱因飲食造成的腸胃不適為「食積」或是「積滯」。
◎為防止吃粽造成的諸多不適,可選用以下中藥適量煮開當茶飲用:
●為防止吃穀粽造成的「食積」,可用縮砂仁、雞內金。
●吃肉多的葷粽造成的「食積」,可用山楂、草果。
●吃蛋黃多造成的「食積」,可用蔻仁、薑、橘紅。
●吃海鮮粽造成的「食積」,可用紫蘇、生薑、陳皮、木香。
●吃多冷粽造成的「食積」,可用縮砂仁、木香、炮薑、肉桂。
另外,在濕熱的盛夏,可選用芳香化濕中藥當茶飲來化濕運脾,如藿香、厚朴等,也可降低油膩及脹氣等不適感。
一般粽子以糯米為主,糯米與白米的澱粉成分不同且蛋白大,蒸熟後黏性高,且配料油膩,含高脂肪、鹽份,在腸胃的排空變慢,消化不全易引發不適,腸胃不良者特別容易有脹氣、噁心及胃口不佳等,有時刺激更多胃酸造成胃痛,更甚出現嘔吐或引發急性腸胃炎、膽囊發炎等;胃食道逆流患者、消化性潰瘍、膽結石、「三高」、痛風等慢性病人吃粽更要小心。
◎如何吃粽子不放「粽」呢?
●選用低熱量養生五穀雜糧粽:可用高纖維五穀與芡實、薏仁等取代糯米;餡料
選擇含纖維質高,例如鮮筍、蘆筍、香菇、杏鮑
菇、胡蘿蔔塊、黃豆、黑豆、南瓜子、枸杞等,
或是將蛋黃換成蓮子、栗子、胡桃、地瓜塊、南
瓜塊、芋頭塊等,並強調少油、鹽、糖。
●趁鮮食用、細嚼慢嚥、不過量、晚上不吃。
●少用含納量高的沾醬,要多喝水。
●吃粽搭配蔬果:吃粽前後選擇糖份低的芭樂、蘋果、番茄、木瓜、奇異果及鳳
梨等水果為佳;在吃粽子時,搭配高纖青菜,並且適度喝清
湯。
●腸胃疾病者、慢性病患者要更加節制粽量與熱量。
(作者為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)
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生活版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