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情緒是影響身體健康的潛在因素,適度的壓力是進步的來源,但當身心承受過度的壓力時,過度壓力荷爾蒙對於人體就是毒素。「壓力毒」首當其衝的就是胃腸系統,長時間處在壓力與精神緊張的狀況,容易造成氣滯血瘀、肝氣鬱結的情形。

    中醫處理的方式就是疏肝行氣活血化瘀。這樣的患者常發現胃痛、胃脹、呃逆、腹瀉,現代醫學又叫做「腸胃激躁症」。

    中醫認為「肝屬木,主疏泄」、「脾屬土,主運化」,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現障礙會引起情緒、精神壓力上的異常,導致自律神經的錯亂而造成「肝脾不和」的現象,這時就會出現消化道失常的症狀。

    「大腸激躁症」患者在飲食方面,應對於可疑的過敏食物,如蝦、蟹、牛奶、花生等,儘量少食用;生冷、冰凍、辛辣、油膩的食物適可而止。少量多餐,細嚼慢嚥,選擇容易消化、富於營養的食品,少飲含糖的碳酸飲料,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
    平常可加強食物纖維的攝取,有助於減輕腸胃激躁症。通常穀類、豆類、水果以及蔬菜是纖維的豐富來源,高纖維食品使結腸輕度擴張,防止進行性的腸道痙攣,一些纖維可以保持糞便中的水分,防止大便堅硬;高纖維食品可以避免脹氣和腹脹。

    對於一遇到壓力較大吃大喝,無肉不歡的大腸激躁症患者,減少肉食的攝入和少量多餐,有助於減輕痙攣、疼痛和腹瀉症狀。

    此外,平時熱敷與輕柔按壓「五柱穴」,也可改善消化機能,對於腸胃道保健有幫助。

    「五柱穴」是巨闕、中脘、下脘、左梁門、右梁門5個穴位的總稱,平常可以熱敷與輕柔按壓可增加經絡氣機舒暢,避免胃酸逆流與胃脹氣等腸胃不適等症狀。切記平時生活習慣保健更重要,避免酸性流質食物、巧克力與過飽食或適當降低腹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作者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)

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生活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富祥蔘藥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